不再“规模至上”,银行行长纷纷亮相“反内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近期,“反内卷” 成为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的焦点议题,一场重塑行业生态的厘革正加快推进。2024年7月中心政治局集会明白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 11 月人民银行《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钱币政策实行陈诉》初次用“内卷”形容银行业,直指存贷偏离度较大影响钱币效能。
近期,上市银行二季度数据连续披露,市场关注点正发生明显变化。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先爽在《银行反内卷:方向与盼望 —2025 年中报综述》中指出,相较于本年银行业一季报前后聚焦关税打击,当下行业的焦点关注点已转向“反内卷”。这一变化背后,是市场视角从外部情况打击向内部布局性调解的迁徙。
本报记者梳理了部门银行高管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的亮相,有银行高管明白提出了要“反内卷”,更多的银行管理层虽未直接提到“反内卷”,但字字句句都离不开“反内卷”的内在:“高质量发展”“踏实”“稳”“公道控制规模”都是高频词。
银行业反内卷,亟需政策引导创建精确代价观,聚焦信贷真实需求与流向,防范道德风险。在服务实体经济时,除规模与利率外,结算、中收等非信贷服务的紧张性日益凸显。值得欣慰的是,从这次中期业绩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只管部门银行仍存在规模扩张举动,但越来越多银行已意识并开始夸大非信贷服务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代价。
差别化路径反内卷,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据本报记者梳理,多家银行高管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明白提到“反内卷”。从优化资产布局到规范订价机制,从平权衡价关系到政策解读与布局创新,各银行联合自身上风,在反内卷的门路上探索出独特且有用的实践模式。
比方,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明白提到:“将来我们会一如既往深化客户谋划,踏实服务实体经济,连续降本增效,不搞‘内卷式竞争,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实行,踏实推动高质量、可连续的发展。 ”
中原银行则从订价机制切入,筑牢反内卷防线。中原银行行长瞿纲表现,该行积极相应中心“反内卷”招呼,严酷落实验业自律开展的各项规范存贷款订价举动,对峙理性订价、风险订价,自发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包管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下一步,还将连续紧盯政策、紧盯市场,积极落实羁系与自律要求,增强宣导、严酷束缚,从代价内卷回归代价服务,以客户为中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订价作为反内卷的关键抓手,差别银行在实践中显现出差别化聪明。比方,工行行长刘珺就公道订价分享了“平权衡价”的实践履历。他表现,得益于“平权衡价”计谋,在 LPR 下调之后,工行同步调降了存款挂牌的利率,有用熨平了对净息差的影响,这阐明工行在负债方对负债本钱的控制,不但包管了息差的稳固和利钱收入的稳固,同时也向市场通报出了信息:作为国有大型贸易银行,支持市场在公道的代价中枢之上开展业务。
“假如银行资产端反内卷差别步推进,存款本钱压降的红利大概会被信贷端继承内卷吞噬,这大概是将来银行业反内卷方向和盼望的关键。”王先爽在前述陈诉中指出资产端与负债端协同反内卷的紧张性。
王先爽表现,二季度银行业利润出现好转态势,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行功不可没,而且这一利好因素仍存在肯定惯性,进一步加强了银行业对息差稳固的信心。同时他以为,存款利率自律下调本质上是银行业在负债端推进反内卷的紧张表现,有用和缓了银行的息差压力。然而,假如银行在资产端未能同步推进反内卷办法,那么依附低落存款本钱所得到的红利,很大概会被信贷端的连续内卷所抵消。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从政策高度解读反内卷意义。他在业绩会上明白表现:“综合整治内卷式的竞争初次被写入了当局工作陈诉,国家层面通报出推进供给侧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代价公道回归的光显信号,有利于银行业的存贷款和中心业务的实现更高质量更可连续的发展。”
根据芦苇的先容,中信银行通过 “多维度本领体系建立与布局优化协同推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此中最大亮点在于 构建平衡多元的业务与资产负债布局,形成抵抗风险、连续增长的焦点上风。在业务布局上,以“零售第一战略”为焦点,构建“40%公司业务、40%零售业务、20%”金融市场业务的营收格局,分散谋划风险;资产布局方面,遵照“增高减低” 原则,提拔实体信贷投放、压降单子资产,同时优化行业与地区结构;负债布局上,强化生意业务结算银行建立,提拔活期存款占比;客户布局则在稳固大客户的底子上,加快拓展中小客群与零售私行业务,各布局优化办法相互共同,为业绩恒久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摒弃规模情结成共识
据本报记者观察,只管部门银行业绩会未直接提及“反内卷”,但多数银行的亮相却精准阐释了其内在——有大行人士对本报记者直言,其内部明白的反内卷“就是高质量发展,摒弃规模情结”。
这一认知成为行业转型的焦点共识,也表现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的高频词汇中:工行整场业绩会上提到60次“稳”,10次“踏实”,19次“高质量”;农业银行提到61次“稳”,5次“踏实”,15次高质量;建立银行提到33次“稳”,3次踏实,8次高质量;中国银行提到70次“稳”,23次“高质量”,13次“踏实”……这些绝非简朴的笔墨重复,而是银行管理层对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与刚强选择。
“我们已经摒弃了规模情结,更专注于效益和质量并重的增长,这构成了我们财政业绩背后的业务支持。”中信银行行长芦苇直言,该行本年的上半年表外和表外的综合融资规模的增长,快于表内资产的增长,一样平常贷款规模的增长,快于总贷款的增长,快于这个总资产的增长,存款规模的增长,快于总负债的增长,财产管理的规模增长快于总存款的增长,这些都是有质量的增长的表现。他同时夸大,中信银行对峙不以风险下沉或减弱风险抵抗本领调换短期利润增长,让业绩增长“成色更足、底色更实”,从而实现了“公道、有质量的增长”。
民生银行同样将高质量发展融入业务规划。该行行长王晓永特殊夸大,要保持资产规模的公道增长和资产负债布局的连续优化,通过提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资产布局、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等办法,推动付出结算、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发展,以业务模式优化动员资产负债布局升级与业绩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动力。
工行行长刘珺提出的“匀速均衡”理念则直击内卷本质抵牾。他表现,工行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压舱石、稳固器”,若寻求超常增长反而会减弱稳固功能,“匀速大概是最快的,均衡大概是最好的”。这一理念深刻展现,当银行盲目寻求规模增速,极易忽视资金设置服从,终极背离金融服务实体的本源。“匀速均衡”的发展思绪,为银行业破解内卷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指引。
鼎力大举发力非息业务,多维度探索破局新路径
在反内卷历程中,非息业务成为银行业突破发展瓶颈、优化收入布局的关键着力点。多家银行通过拓展财产管理、投行资管、养老金融等多元业务,低落对传统信贷的依靠,实现服务本领与营收质量的双重提拔。
“规模和利率只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面,结算、信息、中收、活动性管理等也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表现,乃至在后工业和城镇化期间越来越紧张。”王先爽在前述陈诉《银行反内卷:方向与盼望 —2025 年中报综述》中如是表现。
工行行长刘珺先容,上半年工行非利钱收入达955亿元,此中手佣净收入670亿元(降幅0.6%,政策因素消退后降幅快速收敛),其他非息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38%,贡献相称可观。他特殊指出,国际化和综合化是工行的“新根据地”“二次能源”,现在两者合计占团体营收和税前利润的比重已达9.8%和13%,较客岁整年均有所提拔,成为新的增长曲线。
建立银行同样体现亮眼。建行行长张毅表现,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钱净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5.93%;非利钱净收入占谋划收入比例25.70%,同比提拔4.68个百分点。一方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4.02%,财产管理、投行资管、生意业务银行等范畴的收入实现妥当增长。另一方面,增强市场研判,优化投资生意业务计谋,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较快。
中信银行则在非息业务上出现“环比改善、布局优化”的态势。该行董秘张青表现,2025 年上半年,该行连续加大中心业务的拓展力度,实现非息净收入345.6亿元(受市场走势及上年高基数影响同比降 5.1%),但二季度非息净收入环比明显改善19.4个百分点,此中手续费收入逆势增长6.18%,较一季度提拔5.46个百分点;同时实现“谋划费用与本钱收入比双降”,显现出非息业务的韧性。
在银行业积极探索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当下,非息收入已成为银行将来战略结构的紧张方向。中信银行行长芦苇还夸大,将来要进一步推动非息收入的增长,激活营收新引擎。
第一,在财产管理范畴,聚焦资源市场,把握资金向理财转化趋势,协同中信金控资源,加快对公财产拓客;第二,金市业务方面,依附证券投资收入占比 40% 的上风,公道调配资源,优化生意业务盘结构,丰富名誉债、外币债等产物设置,加大公募基金投资以增厚收益;第三,跨境金融板块,捉住政策红利期,以跨境金融中央建立为突破口,美满谋划管理体系,全面提拔跨境业务服务程度。
农业银行则以养老金融为非息业务创新样本。副行长林立具体先容,该行通过“贷、债、基、股、顾、租”综合服务模式,推动养老财产贷款余额达216.2亿元,较年初上涨94.6%;同时对接天下养老服务平台、嵌入“父老食堂”生存场景,形玉成链条服务本领;细分20类养老客群,打造6大类超1100只产物的“全范畴货架”,首创“农情颐养宝”按月领取组合,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在服务效能上,农行通过大模子技能升级数字员工“一明”(赋能智能问答、产物保举),对网点实行3类22项适老化改造,将83 高频生意业务整合为9个场景,业务服从提拔49%,实现“科技赋能+普惠触达”的双重突破。
中原银行副行长、财政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杨伟提到,推动客户谋划体系全面升级,积极拓展和服务更广大客户群体;财产管理与私家银行业务对峙“专业服务、客户共创、科技赋能”,丰富产物体系,强化联动协同。
这些实践表明,银行业正通过非息业务的“多元化、场景化、科技化”创新,探索反内卷配景下“服务升级+营收增长”的可连续路径,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元的办理方案。
综合来看,从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的“不搞‘内卷式’竞争”银行业的转型刻意,到中原银行行长瞿纲提到积极相应中心招呼,再到中信银行行长芦苇则夸大国家规范市场秩序的政策信号意义,三者的亮相形成呼应。从“规模至上”到 “代价优先”,这场厘革不但是谋划计谋的调解,更是行业发展理念的深刻重塑,标记着银行业正式告别同质化竞争的粗放期间。 多干点实事! 使命的变异却始终只字不提!存贷款使命,那几十项指标不照旧没变吗?! 说说罢了,来先把稽核改了! 银行卷卷更康健 说归说做归做。嘴上不卷,下使命时间比谁都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