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爬大同殿山发现4个疑似佛磬老物件:刻有“嘉靖四十二年”等铭文,已移 ...
极目消息记者 舒隆焕克日,两名网友发帖称,驴友在山西大同殿山兴国寺遗址附近发现了4个疑似佛磬的老物件。驴友先用树枝遮挡,浅易掩护这几个物件,下山后将此事陈诉给了市、县两级文物部分。之后,驴友又带文保职员上山,把这几个物件移交给了文物部分。
老物件上刻着“嘉靖四十二年”等笔墨(交际平台截图)
图片表现,四个老物件呈半圆形,有斑纹,刻着“嘉靖四十二年”等笔墨,3个圆孔呈品字形分列。9月2日,极目消息记者实验接洽两名网友相识详情,暂未获复兴。批评区,有网友为驴友的文保意识和举动点赞。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局相识到,驴友在殿山兴国寺遗址附近发现的4个疑似佛磬的老物件已移交给浑源县文旅局文物掩护部分。浑源县文旅局工作职员表现,克日接到驴友的陈诉后,该局文保中央已安排专人举行了实地观察,临时未便对外透露更多信息,以防止有人去殿山兴国寺遗址非法寻宝。
老物件上的斑纹(交际平台截图)
市、县文保部分工作职员均表现,这4个疑似佛磬老物件的详细年代、材质、文保文化代价,还需进一步判定研究,再做掩护。
公开资料表现,磬是佛教中的一种乐器,亦为佛教礼器之一。据史料纪录,中国自宋代以后,在汉藏佛教寺院中磬已广泛利用。磬的种类许多,据材质分为铜磬、铁磬、玉磬等。根据用途,其形状也有差别,有大磬、圆磬、扁磬等。磬通常被设置于佛案右侧。在佛教召开法会或念诵时,由维那师以棓(木槌)击之,发出绵长动听之声,以磬声沟通神俗二界,且使闻者心田产生高兴。
驴友发现4个老物件(交际平台截图)
记者留意到,有文章先容,大同有两个兴国寺,一座是位于殿山之巅的兴国寺,被称殿山兴国寺。据大同市当局官网信息,殿山兴国寺属于明代修建,遗址位于浑源县殿山顶上。掩护范围以现有围墙为界。建立控制地带以掩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各向外延伸100米,北向外延伸50米。
2019年10月,《国务院关于审定并公布第八批天下重点文物掩护单元的关照》下发,平城兴国寺(明)入选。为了不引起歧义,文物部分就把大同城南的兴国寺定名为平城兴国寺。 看看哪几个圆圆的洞穴眼都知道这是新东西。。。。。。 无数个康生探出头 你不移交还没事,如今连500元和证书都省掉了。 和佛有关的不就是垃圾吗 哈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