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教你玩转月半叔茶坊★★★
广告位招租中
广告位招租中
广告位招租中
查看: 8833|回复: 0

韶光相册丨在影像中惦记杨振宁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8 19: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既然来了,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6 T" G) B& c* E  ?! ?5 S
  2025年10月18日
- ?5 q1 {( b$ A  B7 a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j, U% j2 Q8 |% q( p" j
  中国科学院院士
6 ^5 C/ J, w2 d' M" h
  闻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 P) o* ?! u4 J, v5 H  [
  因病于北京逝世

9 h2 f! O6 O& ]( u/ v+ e# ^+ ^; y
  享年103岁
- A& g$ D9 z# d( R# g
2 K; \8 u& Y/ f6 F4 S1 m4 b& n
  20世纪50年代的杨振宁。新华社发

2 D( s' K3 p3 r# h" i  s
  杨振宁
" l7 k( Q" W0 M9 ]( U7 D2 }7 \- Z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

! H4 s4 Y9 K# w/ j6 E0 G3 Z; n3 [
  20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
5 Z0 g  K- P! v4 g2 d( ]
  1957年
  u% V# P0 ]0 S# Q5 C
  因提出
, f# ?3 s2 j* P3 V2 E5 H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

5 N' V7 _3 |4 M! V* w( r
  与李政道一起

/ a4 Y( P% B2 |& D
  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 K  [( t. f7 V: J; q, K
  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7 O$ r* \9 P- N9 I2 {3 b8 t' w9 p
  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紧张的成绩之一
0 Y2 B5 b0 M  j

* ]0 _) q% l, ?! {    1957年,杨振宁(中)和李政道(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获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华社发
( C5 i9 j0 ^  P. h7 y
  作为中美建交初期的科技桥梁
% z/ B! j. H9 n; }' Z8 y1 E
  杨振宁自1971年起多次返华

6 ^& c! t+ J* d1 j0 ~2 f
  亲历中国科技从追赶走向引领的全过程
: @: i( I! y4 f1 e; O/ E3 R1 V1 O

! m0 C0 J* o# R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 新华社发
6 o+ A, a; o( _5 G5 w$ o

0 b7 L, o; |( G7 \. _7 ^& x    1977年,杨振宁(右)在北京与母亲罗孟华和妹妹杨振玉(左)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张雅心 摄
) k$ O( k) t# P3 a
% J- _( }/ ?& d
    1977年,杨振宁(前)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观察研究结果。 新华社记者 张雅心 摄
1 q* o1 @* }% Y, }: q3 \; [

$ L) {* h+ h8 h- n& i    1978年,杨振宁在北京与中国科学工作者举行学术交换。新华社记者 于小平 摄) @3 w) W- ^# ]# \' r0 u5 L1 l
# w1 Y+ j, T0 N% [' z
    1986年,杨振宁在北京科学会堂向来自天下各地的物理研究生和科研职员讲学。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 H5 O& I/ g& r3 L

& k8 K6 ]! |5 x* Z  {$ b1 @    1992年6月9日,杨振宁在南开大学作演讲。这是杨振宁在整理幻灯片。 新华社记者 李昌元 摄0 S$ Z# S: r: _& i

. t# h1 V- d& e; o  @    1999年11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闻名学者学术陈诉会上,杨振宁作题为《量子化、对称、相位因子--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旋律》的学术陈诉,受到与会学者的好评。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6 G) H1 i3 k! e1 M1 _9 z, K
  2003年起
1 `2 z/ Z1 f/ [' R6 v7 i
  杨振宁返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

% Z. G& {; h% _0 K' j- F
  在造就和延揽人才
3 w* A. x2 r! M' l  d" c0 v
  促进中外学术交换等方面

6 I0 U% I; o- L/ R6 E9 ~
  作出紧张贡献
" x4 v. v5 ^3 R1 i% J7 F

. g9 `* o4 A6 H6 g( l& Z5 J1 g- M    2017年11月1日,西南团结大学建校80周年怀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杨振宁(左)与西南联大校友吴大昌交换。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u1 y$ R( `6 b* _
  2021年

4 s* t% h- k5 e) |  R0 A
  他将其收藏的
/ }' u% M* x4 K8 w
  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等
3 J; e6 t% J& P$ [$ G5 i8 g
  无偿捐赠给清华大学

1 `" q5 f; v$ M, Y0 K/ U0 t  S
  这批捐赠品共计2000余件(册)

, r" K/ G7 D2 e5 B4 N6 j
  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吸收

; C% Y6 P; F' N
  并设立专室举行保管和展示

1 E- ?  G2 }; e7 o

3 D" q) G+ x5 d    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老师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 r3 M. v: ~7 Z- N- j
  杨振宁的一生超过两个世纪
  C, U" M& w! \2 w
  毗连中西文化

, c9 H1 P  z, k4 D$ U
  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

# e% R! d, s- v, ]
  “我的一生可以算作一个圆

, r; b7 }3 q3 ?$ S* e6 d3 F2 ~" e
  从一个地方开始

- C  E! I& f4 ~8 X
  走了很远的地方

) s9 Y# o2 K7 k7 C+ Y
  如今又返来了”

" \7 Q" M+ V& t7 e8 u
  而今
$ K( d! g  a; n3 J
  当年远走他乡又归来的游子

. w7 B- \$ k" Q. K# p
  终于落叶归根

; Q$ v2 _8 ?8 j  d6 p5 n4 }& h

8 l# o5 X2 c* Q  J  x1 k
  编辑:张铖
关于群组、梯子等各类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查阅邮件的回复教程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