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既然来了,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进入10月后,蓦地升级的法国政治危急一度走到了失控的边沿,但终极以总理勒科尔尼得到续任、重组当局并在初次不信托动议中艰巨过关而告一段落。
1 i4 k7 a/ [5 R/ F5 U8 }不外,这种戏剧性的“咸鱼翻身”也付出了极重的政治代价。勒科尔尼在施政方针陈诉中正式答应:停息备受争议的退休制度改革至2027年大选之后,以此换得关键反对党——社会党不到场倒阁。外界同等以为,和此前一连完蛋的两届当局一样,新当局的运气仍旧把握在反对党手中,其权利底子依然极其脆弱。1 z9 N3 S1 E& C
勒科尔尼的亮相并非独立决议的产物,这项政治决断须由总统马克龙亲身拍板。因此,停息退休改革的决议也被视为马克龙在衡量利弊后无奈作出的妥协之举。若非云云,他恐怕将要面对第二次遣散议会、提前大选、执政底子面对崩盘的昏暗远景。
4 G+ n' P, n9 P: s$ r1 G. B即便堪堪维系住当局免遭倒阁厄运,将来的一年半任期对于马克龙来说仍旧是波诡云谲。一方面,停息退休制度改革向政敌们发出一个信号:只要压力充足大、形势充足危急,那此前被当局以为是“不可触动”的政策也不是不能放弃的。这就使得其他改革事项的“工地”(chantier,法国媒体常用术语)更难清算干净。另一方面,马克龙上一次草率实行“政治决断”,即2024年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推举,变成的苦果仍在连续发酵。在议会内部格局没有庞大变更的条件下,现在更紧张的议题,恐怕已经酿成了怎样防范“体制风险”,即防止已经运作近70年的“第五共和”,在政治极化的期间配景下,陷入真正意义的体制性危急。
+ P( ?! s& X9 @. d' P
9 u2 q- \- J2 t; m; I7 I法国总统马克龙。图/视觉中国 D* B, Z" M0 k/ f& _2 t# \/ k
“跛脚阶段”
# r) Z& x f: q- W' i( I$ E对于马克龙阵营的大多数成员来说,只管事先已经感受到种种迹象,但听到勒科尔尼亲口公布停息退休改革,这种感觉无疑是苦涩的。缘故原由不难明白:这险些是马克龙第二任期到现在为止险些唯一的庞大改革,现在停在了半路,而且不停冻结到总统推举,使得马克龙第二任期的政绩黯然失色。
+ {# D3 V" Q2 R2 M% C% Y2 w% @0 Z固然,退休改革究竟只是“停息”,用“中途而废”或“一事无成”来形容,也未免过于苛刻。一方面,它并非如左派最初主张的“取消”。在退休法案通事后,退休年事已经从62岁上升到62岁9个月,而原筹划是上升至64岁;得到足额退休金所需的缴费时长已经从42年延伸至42.5年,较原筹划的延伸至43年收缩了半年。换句话说,即便这项改革实现水平不到五成,但总比完全改不动大概一夜归零要好。另一方面,改革即便以后两年间被冻结,但在2027年大选之后,新总统上台、新议会就位之后,仍有继承推进的时机。退一步说,即便左派以致极右派上台,想要完全取消退休改革,同样碰面临巨大阻力,除非在议会推举中得到一场“席卷性”的胜利。
- d# o: r% Z- w' K7 a不外,政治上的得失很难用单纯的战术性希望来盘算,更紧张的是,退休改革停息标记着马克龙的改革雄心在战略性层面遭受重挫。无论是他本人照旧死后的整个阵营,在高出两个任期的五六年时间里,都为这场着眼久远的改革斲丧了巨大的政治动能,现在在间隔下一次总统推举仅有一年半之际,他们已经很难再重新积累充足的动能,去鼓足余勇推动更多的改革。' U8 }6 R, i4 K0 O* n
作为例证,勒科尔尼在得到续任后发表的声明中,绝口不谈什么雄心勃勃,相反把目的锁定在一个相称低的位置,为法国订定一部新预算案。换句话说,至少在2025年年底前,当局的重要精神都将放在预算案以及相干步伐上。到了2026年,财务赤字题目仍将占据当局的相称大一部门精神,其他如行政改革(须裁撤公务员)、教诲改革(冒犯工会)、赋闲制度改革(同样处于停息)、辅助殒命权利(右派主导的参议院抱敌视态度)等,恐将面对更大阻力。既有迫使退休制度改革停息的乐成履历在前,又有总统推举“改天换地”的盼望在后,反对党将更难作出妥协。1 _: ?9 P& A" L% c% t
可以说,面临任期剩余的一年半时间,固然通过在退休制度改革题目上让步而保住了当局、没有堕入更大的杂乱,但马克龙的施政已经提进步入“跛脚阶段”。/ Z- y6 l. h6 Q: D5 z% p% L2 F3 M( q" B
“议会多数”的玄学 5 |( k1 X/ a: @- i' h
围绕勒科尔尼当局的风波,舆论每每品评马克龙不愿撒手,在政治上显着不受接待的环境下,仍旧试图对当局人事和政策的走向施加影响。这位民意支持率坠入新低(17%—18%)的总统,好像已经成为总理及其内阁团队的“负资产”。4 X" a2 s3 ^1 f6 V8 k: L
然而,在法国第五共和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下,总统自己不是礼节性脚色,而是真正的“拱顶石”,即政治重心地点。总统按照本身的意愿选择总理人选,是制度所赋予的题中应有之义,只不外条件是同时能得到议会认可。这正是特别情势下“左右共治”的产生根源:当总统的意愿和议会多数派的意愿发生辩论时,应当以后者为优先。但若非云云,更确切地说在绝大多数环境下,总统的意愿才是当局人事的主导因素。
2 q4 W& i( l' w2 T* x* }题目恰好在于:在2024年提前举行议会推举、马克龙派丧失多数之后,本日的法国面临的是一个泛左翼、中心派、极右派“鼎足之势”的局面,大概更确切地说是极左派“不屈的法兰西”、中左派社会党、中心派复兴党及其盟友、中右派共和党、极右派国民同盟及其盟友“五强争锋”形成的“悬峙议会”。
# q$ }& A+ v- Y% O2 H8 @+ @在这种碎片化局面里,“议会多数派”成了一个玄学题目。泛左翼声称本身是第一大阵营,但这仅是相对多数而非绝对多数,何况“不屈的法兰西”和社会党龃龉横生、难以共同进退;国民同盟声称本身是议会最大的单一党团,但现实上作为阵营只位居第三;复兴党及其盟友折冲樽俎,试图维持当局存续并推行政策,但这必要同时得到共和党和社会党的支持或默许才气越过议席半数,而这两者之间又每每存在深刻抵牾。因此,所谓“议会多数派”究竟上不存在,完全取决于详细议题、政治形势、生意业务筹码,乃至是当事人物。1 X" U. w+ o5 y
在这种环境下,马克龙任命一位本身的老实支持者为总理,进而遴选多位马克龙阵营的人物,既是出于自身长处考量,也是形格势禁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既然现在的环境尚未严峻到必须任命纯技能官僚团队的田地,而任命右派人物组阁已经有两次失败的前车可鉴,任命左派人物组阁则大概导致共和党立即投入反对派阵营,使得权利“跷跷板”刹时失衡,那么最稳妥的选择,照旧任命一个以马克龙派为班底,兼容技能官僚和“公民社会”的团队,以赋予其多少新景象。这也正是勒科尔尼新当局所试图出现的。
3 B: D7 u( q1 t8 j; [ U别的,坊间曾不乏一种“赌气”的声音:既然注定“无法管理”,那么索性让第一大党“国民同盟”上台执政,且无论是党主席巴尔德拉照旧议会党团首脑勒庞出任总理,都有很大概率失败。在马克龙任期的末了一年半间让极右派充实袒露短板,调换2027年大选中选民的转意转意,不失为一项“以退为进”的计谋。3 l& S1 f& v/ t9 [
这种计谋看上去不乏马基雅维利式的狡黠,却很难通过短期磨练:假如马克龙真的兵行险招,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国民同盟入主总理府,姑且不说会以羞耻形象被写入汗青,在实际中左派也会绝不夷由地发动倒阁,而且有极大概率会得到中心派和中右派的附议。这也将意味着执政同盟的瓦解,国民同盟恐怕连总理宝座还没有焐热,就会被赶下台。到时间,这场人事更迭的最大输家恐怕不是极右派(他们会义正辞严地责怪建制派罔顾民意),反倒会是又一次政治决断失误的马克龙本人。 N9 a( X1 w% T. c7 e8 Y6 l
* G# L) d1 R$ @' W7 T% ?
10月16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不信托动议投票前的辩说环节发言。当日,法国国民议会对两项针对当局的不信托动议举行了投票,动议终极都未获通过,当局未被议会颠覆。图/视觉中国 & M; M5 b! V; D; ?
从“中心派风暴”到“中心派咒骂”
) s% y5 W- z$ G" b从2017年上台以来的汗青轨迹看,马克龙在议会中的支持气力实在不停处于降落曲线。2017年他不但本身乐成问鼎爱丽舍宫,其麾下新建立的中心派“共和国进步党”(LREM)也刮起一股强劲风暴,席卷308个议席,议会绝对多数(289席)成为囊中之物。但到了三年后的2020年5月,正赶上新冠疫情开始在法国暴发,共和国进步党的席位降落到288席。固然在盟友支持下,议会多数临时无虞,但单一政党席位数跌破具有标记性的289,仍旧凸显出降落势头。
v- E" u \! ~( T8 O4 j/ H2022年,马克龙固然蝉联总统,但其党派的议会席位大幅缩水,加上盟友一共仅有245席,确定无疑地丧失了议会多数,必须寻求中右翼共和党的互助。2024年欧洲议会推举遇挫后,马克龙遣散国民议会,重新推举,试图遏制极右派的势头,效果弄巧成拙,不但导致极右派进一步扩张,而且执政同盟席位暴跌至166席。现在,马克龙派加上两个盟友党派也不外162个席位。相对于当年的一党独得308席的高光时候,不由让人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t1 H5 U6 a( r5 Y: [1 {1 I, ^
这种中心派政党遭受挤压的征象,实在并不是法国的特例。放眼欧洲各国以致欧洲议会,近十年来都在差别水平上出现了主流政党民意萎靡不振、极度气力势头迅猛扩张的雷同征象,以致在意大利、荷兰等国,极右派已经登堂入室、执掌职权。但法国的独特之处在于,遭受“政治极化”海潮打击的是一个缺乏根基的新生中心派气力,只管在现实运作中表现出亲商的偏右特性。
+ D) T) o: m8 ?5 K- c% h当年马克龙正是使用选民的不满生理,“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允诺用一个全新的中心门路模式来满意他们的期许,但同时也埋下了危急的种子,选民的虚幻盼望很快在详细兑现过程中落空,他们感觉遭受了诱骗和叛逆,哪怕几分钱的燃油附加费上涨也会引爆感情。在2017年至2019年短短两年的“蜜月期”之后,“黄马甲”活动、新冠疫情、移民危急、俄乌战役、通胀危急轮替登场,其间另有此起彼伏的可怕打击,社会心态大为恶化。当年的“中心派风暴”可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现在成了“中心派咒骂”,产生了更加猛烈的反噬效应。% x+ z: B" }6 k) L( Z/ a
总统阵营的崩裂
2 G( R8 [( h1 G. M& @- _. H) T在这种配景下,政治危急深化的一个紧张表征,是“马克龙下台”的呼声从陌头的愤懑标语通报到政治边沿气力,而且渐渐伸张,得到了传统主流政党的相应,乃至已经开始腐蚀执政同盟内部。6 s w- ?3 W0 X2 |5 U2 Y$ W3 `# @
在10月6日勒科尔尼戏剧性地辞职之后,现任复兴党秘书长阿塔尔在法国电视一台当着天下观众的面公开表现“像很多法国人一样,我不再明白国家元首的决定”,而且品评在2024年遣散议会之后,“(马克龙的)一些决定让人感觉到一种想要牢牢把握权利的顽固态度”。对于这位曾一度被视为马克龙的交班人,却由于遣散议会而被迫脱离马提尼翁宫的前总理来说,这种亮相不但仅是狐疑,更是一种掺杂着愤恨的严肃责怪,相称于将执政精英之间的裂缝和抵牾公开袒露在全部人眼前。
) a# q: Q0 ?( `/ e" f: x相比之下,另一位前总理菲利普更加恩断义绝。围绕勒科尔尼辞职的危急发作之后,菲利普公开喊话称:马克龙应该在预算订定完成后举行总统推举,提前下台走人。在勒科尔尼重组当局、危急临时平息之后,菲利普仍旧重申,马克龙应该提前下台,由于这是制止将来一年半再度陷入政治危急的“唯一面子决定”。只管外界都清晰,自建新党“地平线”的菲利普,已经下定刻意要无视马克龙的意愿、独立到场2027年大选,但接纳云云断交的“逼宫”态度、云云如饥似渴地要和马克龙薪尽火灭,仍旧让外界侧目。6 s% D; K4 f' g' d/ E8 L# ]
假如说激进左翼和极右派的“马克龙下台”呼声,还可以被视为政敌施压的本领的话,那么来自内部的杂音,则亘古未有地显现出执政同盟的崩裂征兆。和任期邻近竣事的“跛脚”状态相对应,这种崩裂征兆难以渐渐消弭,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围绕“马克龙交班人”资格的博弈而日益激化。从左右两大阵营夹缝中生长出来的马克龙派阵营,无论在意识形态层面照旧构造层面,都不是有深厚根基的“政治家庭”。这种崩裂历程一旦开始,大概会更加触目惊心。
4 k2 v1 i6 u/ D4 q5 o1 a(作者系法学博士、旅法媒体人)# V5 T) O) l/ D& L- S5 Z" g
发于2025.10.27总第1209期《中国消息周刊》杂志
* z* w+ i1 O# l+ o2 \( i& t0 J& B杂志标题:马克龙执政的“跛脚阶段”& ]! q2 N1 r9 ]& d1 Q' R
作者:龚克. W; @, C/ @: w8 x1 T
编辑:徐方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