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既然来了,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月30日,河南漯河舞阳县吴城镇西王村,一台长140余米的针式喷灌机正在一片花生地举行灌溉 图源/视觉中国
7 p* h" w' j3 F2 T4 {% Z近来几天,河南开封杞县宗店乡的张大爷天天破晓三四点起床,带着水泵、水管等浇水装备,到村里的机井口“列队”。他用装备占好位置,再回家补个觉,等排到自家利用机井的时间,再把家里的几亩玉米地浇上一遍。: X$ Z* E" _, N5 K" E5 k
据新华社报道,7月份以来,河南连续高温,部门地域一连多日气温凌驾40℃,旱情快速显现,河南也已经开启本年第二轮抗旱保粮工作。. l4 L i5 N. \' ^& n9 Z% E
据中心景象台4日发布的高温预警,当天白天,华北南部、陕西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西部和中北部、四川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门地域有35℃至39℃的高温气候,此中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门地域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m! j% m% b; H% ]8 }
农户“列队”浇地8 C' g$ N7 t( P! `2 Z- L
河南拨付上亿资金抗旱$ D$ K* N6 o. w! o4 H$ h2 G
张大爷和老伴本年都已60岁出头,女儿在郑州的一家企业上班,儿子在义乌打工,固然女儿和儿子多次奉劝张大爷和老伴到城里生存,但是他总以为照旧在墟落住得更风俗更方便,而且家里另有七八亩地让他放不下,每年种一轮玉米和一轮小麦。
, u# O# X0 v& E1 F1 S/ f a不外本年的耕种却并不算顺遂,先是小麦灌浆的时间碰到旱情,现在玉米已长到一人多高,但是大概从一个月前起,张大爷就险些没有再见到过下雨,“如今正是玉米生长的时间,但是近来总是高温,玉米叶子都晒打卷了。”9 i% o& L0 j- b _ e
村落里分布着几口机井,近来这段时间,天天破晓三四点,张大爷就会带上自家的水泵、水管等装备到机井口占位置列队。“各家都要浇地,各人就排着队,前面一家浇完了,机井空出来,背面一家再浇。”张大爷说。% j" _4 z: @8 u+ x9 F2 o& Q f" ]
固然中午气温常常在40℃上下,但是为了防止被玉米叶子刮伤,张大爷和老伴在地里浇水的时间照旧必要穿上长袖的衣服,并戴上遮阳的帽子,浇水泰半天下来,衣服都已经湿透。他说,如今正是玉米抽穗的时间,高温气候大概会给收获带来肯定影响。, W$ u% }3 F4 Y) v
据河南省当局网站8月2日消息,针对当前河南省的旱情,农业农村、财务等部分告急会商研判,安排下达2000万元抗旱资金,现金预拨中心5000万元抗旱资金和1亿元“一喷多促”资金,支持重点地域抗旱保秋。周口市、驻马店市分别安排下拨抗旱资金2000万元、900万元,支持应急打井、机井维修、调水引水、装备购置。/ M3 q3 v! T9 W$ N
7月河南均匀气温创1961年来最高值
4 I- p- u! C2 m; J# S3 R有地方告急调配水源灌溉
3 G) F" R/ [# J在河南郑州上班的张密斯4日告诉红星消息记者,本身在河南生存了30多年,感觉本年炎天尤其热,“天天中午只要出门几分钟就一身的汗。”她说。
' @" o# y; n& p据央视消息4日的报道,7月以来,河南省遭遇了一连高温干旱气候。景象部分的数据表现,本年7月河南全省均匀气温30.5℃,较常年同期非常偏高3.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高温也带来了干旱,现在河南全省55%的站点存在重度及以上品级的景象干旱,此中驻马店、周口和漯河大部达特旱。, S. l3 }- W( U, W
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的李年老本年57岁,除了打些零工,平常重要耕种家里的十多亩地,“本年自6月18日下了一场大雨之后,险些就再没见过下雨。往年玉米也是靠天用饭,不太必要灌溉,本年着实太旱,没有办法,就用机井里的水来浇地。”
7 ^. g2 U) F- Y6 `/ D9 E抗旱也在举行中。李年老地点的村落没有河流,平常重要灌溉用水都来自机井。8月4日,他告诉红星消息记者,机井用水是免费的,只是必要农户本身掏电费,浇一亩地电费差不多在二三十元,家里的十几亩地都浇一遍水必要几百块钱,“只管能一次就把地浇透,如许下次可以隔断久一些再浇,也盼望可以或许早一点儿盼来下雨。”. A1 l! }9 r1 \0 r$ Z. v
据河南消息联播报道,为缓解农田旱情,以周口市淮阳区为例,从6月20日起便告急从沙颍河调配7900万立方米水源,通过河渠水网精准灌溉。在淮阳区刘桥村,从七里河引入的净水正通过沟渠流向农田,现在村里3000多亩秋粮已完成首轮灌溉。/ `+ x- i, y- C- K0 B- W& d' E
另据南阳日报4日消息,由于高温少雨,南阳市大部门地域旱情连续发展,南阳市农业农村、水利等部分已密切监测、科学调理,引导农户增强田间管理,开展抗旱浇水等作业,积极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4 r7 \6 b: Z+ Y4 S8 n5 r红星消息记者 付垚 练习生 王佳一
1 O3 z% q9 k" i5 b, o& U+ l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