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既然来了,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华社天津8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8月18日,末伏的末了一天,意味着本年长达30天的“三伏”终于落幕,要出伏了。专家表现,本年的“三伏”是“短三伏”,以是出伏时间比力早。本年出伏时间比客岁、前年和大前年各早了5天、1天和6天。0 a; t- I2 b! B' Q
三伏天,又称“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的总称。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先容,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偶然是10天,偶然是20天。- J0 B+ e3 C. O! @1 C' l# b
怎样确定某一年的“三伏”是30天照旧40天?“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鄙谚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此中的‘庚’,指的是我国古代历法天干地支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下一步,是确定末伏的时间。鄙谚说‘秋后一庚入末伏’,说的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便是末伏的开始。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杨婧说。7 R2 R/ V$ D. x( |! D" g0 M
7 G% |2 A( U L: [$ x 海报制作:方金洋 # k+ R, r) B! j0 W# `
本年的“三伏”很故意思,不但闭幕了2015年至2024年一连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的记录,同时也开启了2025年至2036年一连12年的“三伏”30、40天瓜代出现的序幕。
4 O) J# I% x3 t( q5 @: T; g) F, Y" t “之以是会如许,重要与庚日的循环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对应时间有关。别的,‘三伏’热与不热不是由其连续时间是非而定,而是由光照、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所决定。”杨婧说。* [1 j8 h) T# P. U) ] p5 @
人们常以“秋老虎”来形容出伏之后的气候,天气特性是早晚稍显清冷,午后则连续高温。
, O n: R9 X4 R# f' z9 @
9 w9 p1 S2 f0 O# l$ r% F 海报制作:方金洋
1 C2 _' ?2 y- `' o, v; X2 r “出伏后,气温通常会渐渐降落,但‘秋老虎’征象还会存在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暑热消退是一个迟钝的过程,因此,公众照旧要留意防暑降温,做好自身保健工作,劳逸联合、富足就寝、适度锻炼、公道饮食。”杨婧提示说。 |
|